
大坪镇在党史学习教育中,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,牢牢把握工作着力点,将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作为为民办实事的动力,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,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,获得感。
大坪镇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,真正将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相结合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提高干事创业的精神动力和工作能力。以实际行动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开好局起好步,为筑牢粮食安全“压舱石”,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“排头兵”作出新贡献,力促当前春耕生产!
大坪镇副镇长 范友林:通过这个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,主要是抓住这个干群关系的牛鼻子,通过一心想着群众,一心为了群众,一切依靠群众,发动群众把水利设施,通过筹工酬劳的模式,把它建设好。
大坪镇将党史学习与推进春耕生产相结合,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身边“急难愁盼”问题,通过镇村干部日方夜谈了解到堆山村后山的一条排水渠,是上世纪90年代初修建。由于年代久远,水渠的质量和负载量远远跟不上目前的农业生产要求。当下是双季稻育秧的季节,水渠的供应直接影响下游一千多亩农田的灌溉需求。
堆山村村主干 邓富春:这条老水渠我们当时是在90年代建的,那时候就是用石灰来做的,没有用水泥的,搞得到处都漏。
堆山村村民 邓金亮:你上来围水,我也上来围水,水流小,你上来一耙把水围了,下游就没有了。
据了解,以前遇到稻田用水的时候,大家就都守着渠道口,给自家的稻田围水,人多的时候争得面红耳赤,影响了邻里之间的和睦关系。
堆山村村主干 邓富春:这条水沟涉及五六个组,1000多口人,1000多亩地,我们镇长知道这个事情以后,他就把这个现场查看,查看以后就提出这个筹工筹劳,村里面每个人就是出20块钱。劳动力就是自己先过来把这个草清除掉,把这些废旧的地段用挖机挖掉。
堆山村村民 邓金亮:党委、政府把我们几十年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下子就解决啦,我们以前都是这么小的水渠,到处漏水,这次全部疏通,把这个沟渠做好了,坚固了,牢实了,解决了我们这一片欠水的问题。
大坪镇还发动各个村民小组发扬不等不靠的思想,自己动手,主动作为,以奖补的形式撬动群众筹劳筹工,筹建设的砂石料,碎石等材料,发动大家劲往一处使,心往一处想,拧成一股绳,共同完成水利设施建设。
大坪镇副镇长 范友林:施工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感人的事迹,第一就是每家每户都派出了劳力,没有劳力的话,就在家里面送茶煮饭,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完成。
堆山村村民 邓金亮:就是我们这些投工投劳的,谈得来的,就约好今天去我家吃饭,我那里有个老母鸡要杀掉一起吃了它,我那里有腊肉,去吃一顿糯米饭,关系更加融洽了,以前就是你做你的,我做我的,经过这一次投工投劳,互相沟通,出出主意,怎么致富啊,你种点什么东西,我种点什么东西,做点小工的,坐在一起沟通沟通。
堆山村村主干 邓富春:以前就是老百姓看到村干部都有那种只当干部不做事的想法,现在通过筹工筹劳体现出来,干部与群众之间的关系,在一步一步地改善在提高,把群众工作做好了,做什么事情都好做。
群众通过筹工筹劳干事情,邻里之间的关系更融合了。水渠完善了以后,产业不会像过去一样出现缺水,避免了争水导致的矛盾纠纷,把问题解决在了源头上,现在大家一心就是想着发展产业致富,干劲十足。
堆山村村主干 邓富春:我们村的老百姓都非常支持这个事情,从他地里经过,二话不说你就施工,都很支持,非常支持,群众的热情非常高涨。
大坪镇副镇长 范友林:我们今后还是要以这个学习教育为契机,继续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,来为我们的乡村振兴,为我们的产业发展,奠定好更好的基础。
目前,大坪镇有三个村的水利设施,通过筹工筹劳的方式,实现了动工建设,涉及灌溉受益有五个村,灌溉土地面积达到五千亩,上万群众受益。
责编:何慧
来源:汝城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全文发布
省委管理干部任前公示公告
勿忘!这些数字,是中国人心里无法愈合的伤疤
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
关于越南,一图了解→
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
总书记上海行|记者手记:一以贯之的初心和深情
时习之丨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地方考察调研强调科技创新
下载APP
分享到